大美非遗·文化传承

我的购物车>

全部产品分类

杨洛书:一片匠心在年画

2019-11-15 16:49:15

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。2006年5月20日,杨家埠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,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如今,杨家埠木版年画经过不断传承、发展和创新,已成为潍坊市乃至山东省的亮丽名片。杨家埠木版年画第19代传人、92岁的杨洛书,亲眼见证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风雨历程。


雕刻岁月雕琢人生    


    因长年劳作,杨洛书一米七的身子累得仅剩下40公斤重,左右肩膀一高一低,走起路来有些歪头,背驼得越发厉害。可刻刀一上他的手,便被注入魔力,在木版上欢快起舞。“我90多了,多少还能干点活,我知足。这些木版都是我自己刻的,老手艺我还忘不掉。自己能干我就干,干不了就算了。现在比先前三四十岁时,真是差老远。那时候下了手干开了,一干就是大半天。现在干半个小时就得快歇歇。”指着地上层层叠叠的木版,老人的快言快语中,透出他的急脾气与执著。



“年画是我的立身之本”


    据杨洛书介绍,杨家埠木版年画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,明洪武二年,杨氏始祖带着年画手艺从四川来到山东潍坊杨家埠。明代隆庆二年(公元1568年)以后,杨家埠先人先后创立了恒顺、同顺堂、万曾城、天和永四家画店。从明代到清初,依靠年画业发展的画店有同顺堂、吉兴、太和、公茂、恒顺等。然而到了明末,杨家埠年画因战乱的破坏坠入低谷。清代前期,杨家埠年画得到恢复与发展,有万顺、公兴、公义、公泰、永盛等30余家画店进行年画生产。清代乾隆年间,是木版年画商品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昌盛时期。在此后一个半世纪里,杨家埠年画曾以品种多、规模大、销售范围广而与天津杨柳青、苏州桃花坞年画三足鼎立,成为名噪一时的中国民间三大画市之一。此时画店纷纷开设,仅西杨家埠由杨氏一家开设的就有82家。


杨洛书老人


    清代咸丰年间,杨家埠年画达到辉煌期,曾出现“画店百家,画种过千,画版上万”的盛景。杨洛书曾见证“杨家埠300多户家家印年画”“年画供不应求”的繁荣景象,“我十多岁时,俺们这街上摆小摊的满满的,奇热闹。各户里卖画挣钱。”“我出生时,还是年画畅销,画业兴隆。没想到第二年,就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,土匪把我‘绑票’了,父母倾其所有,用3600块现大洋将我赎回,由此家境跌落。当时有人曾送我一句话,今天因‘画’遭灾,日后因‘画’而盛,命中有画啊。”年画,杨洛书用匠心守望了一辈子。

    在耳濡目染中,杨洛书从小就迷上年画艺术,他说:“年画是我的立身之本、立命之本啊!”他七岁开始摸刻刀,十四五岁时就跟父亲杨盛德学印年画,十七岁正式进作坊,从此几十年刀耕不辍。“一开始学着接触线版,学着印画。后来,俺父亲就教我打色彩版,那线条版他还不叫我刻,线条版难刻,他恐怕我刻坏了。到了我二十四五岁时,不管是颜色版还是线条版,我都可以刻了,一直刻到三十多岁。三十多岁正当年,眼神好,手很稳,身上有力气,那时是我刻木版最好的时期。《杨家埠村志》上这样说我,刻的大门神为最(具代表性)。”杨洛书介绍道。


杨洛书作品《门神》


     哪怕年事已高,杨洛书仍然不睡午觉,干劲十足。和杨洛书握完手,记者仔细看他的双手:右手的五个手指中有三个不能伸直,常年定格在握刀的状态,指节肿胀,鼓着一个个大包,一按,又酸又痛。“平时刻的都是硬木,你得把刻刀插在木头里,让刻刀在木头里走,必须得用气用力,不然刻不了,70多年我都是这样用力,骨头已经变形。”杨洛书说。

    经过几十年的潜心修炼,杨洛书制作的年画既秉承传统,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,其构图生动、夸张,刀法粗犷、质朴,韵味十足。


年画讲究“随俗渐进”


    “杨家埠和其他地方的年画不一样,主要以这些大红大绿为主。打远一看,大红大绿,新鲜、活泼。其他地方年画,东一点小颜色,西一点小颜色,全都是很复杂的小颜色,贴起来看,远处不容易被看到。而杨家埠的年画贴上去,老远就看到了。”杨洛书说。

    为了求真、求新、求巧,经过几十年的伏案磨练,杨洛书创造了“刀头具眼、指节灵通”的刻版术,并逐渐形成了造型夸张、构图饱满、想象自由、色彩鲜艳、古拙质朴的雕刻风格。他将年画制作工艺分作“四程”:一是朽稿画样,二是雕刻木版,三是手工印刷,四是烘货点胭。

    “朽稿画样又叫起稿、画稿,经过立意、选材、构图、描绘几个过程,再用毛边纸画一个线稿,以便落版雕刻,这叫画样。雕刻木版主要工具是刻刀、立刀、挖刀、打刀、圆刀,还有锯、刨、铲、刷子等。用的版材必须是棠梨子木和梨木。刻版得先刻线版,刻出复印几张,做雕刻色版的底样,分色后再刻色版,这叫台子版。”杨洛书细细道来。

    “手工印刷要用案子、把子、尚子这些家什,有红、黄、绿、玫瑰精、品紫、烟子几种颜料,用油光纸、单胶纸、宣纸、毛边纸,我这里基本上一直用的是宣纸,求的是那种味道。印画有夹纸、印线版、印色版、裁割和晾画几道工序。印画也有口诀:‘干巴巴,密乎乎,四外不沾是好的。’”杨洛书继续介绍说,“最后就是烘货点胭了。要用色盘、画笔、裱版、挣子、糊刷、排笔。画种不同要求也不同,粗货只烘脸,细货要上挣子,画脸、画衣服背景、下墙、剪边、装天地杆儿。”

    改革开放后,杨家埠木版年画开始复苏,凭借古朴稚拙的艺术风格,吸引了不少国内爱好者的关注。作为杨家埠最资深的年画艺人,杨洛书也开始忙活起来。

在杨洛书看来,年画讲究“随俗渐进”。如果没有创新,没能贴近时代,年画的生命也就结束了,因此杨洛书在原汁原味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。上世纪80年代初,他将木版年画制成挂历,在市场上非常畅销。

    1993年,杨洛书将自己珍藏几十年的一块刻于500余年前的方贡笺木年画画版连同50块明清画版,无偿捐献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(现归中国国家博物馆)。经专家考证,这块刻于明弘治二年(公元1489年)的年画画版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质年画画版之一,可谓无价之宝。

自1995年起,杨洛书审时度势,精心策划制作《水浒传》《西游记》《红楼梦》《三国演义》四大名著画册。

    他以“水浒人物”为突破口,为将梁山“一百单八将”全雕刻出来,专门赴梁山遗址实地考察,搜集了一大批有价值的资料。他还花2.5万元买了一卡车梨木,就此开始“一百单八将”的创作。印制一幅年画,一般要刻5块画版,“一百单八将”就要刻540块画版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“一百单八将”在香港回归前夕结集问世,成为迎接香港回归的一份厚礼。后来,杨洛书带着新书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,在“中国杨家埠木版年画展”上,进行了刻版、印制年画表演,备受欢迎,被当地媒体誉为“中国年画王”。

    从日本回来后,杨洛书潜心创作。他在雕刻《西游记》88套年画中,打破了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单一人物造型为主的传统模式,每个画面都有五至八个人物,以山川、河流、风云等作背景,并配以20字至50字的说明。就这样,《西游记》刻版440块,累计雕刻了三四千个人物、近5000字的蝇头小楷。之后,杨洛书又刻画了《三国人物》《红楼梦》等作品,并成为一生的代表作品,在晚年完成了自己由“画匠”到“大师”的攀登过程。

    2000年,他又开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先河,为自己的作品注册了“同顺德”“同顺堂”商标,使作品版权有了法律保护。



“把这项艺术传承下去”


    在地球村时代,越是民族的,越是世界的。以杨洛书为代表的年画创作者们,按照农民的思想追求、审美观念、风俗信仰、生活环境,创作出绚丽多彩的大量年画作品。既有神话传说、民间故事、小说戏文,又有避邪纳福、祥禽瑞兽、风景花卉,还有时事幽默、风俗民情、百戏娱乐等,可谓洋洋大观,应有尽有。

    杨洛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刚送走一拨来访的德国客人。“其中有个年轻妇女买我的年画,让我签字。我不好问她别的,只能问她是什么学位。她说是硕士学位,我就给她签上名字,然后落款。”杨洛书说。说完,他便演示写毛笔字。92岁的老人,提起笔来写字,稳稳当当,如运斤斧。


三位女工娴熟地翻着宣纸,给编印成书的年画套色


     在杨洛书的工作室里,还有三位女工在忙着印刷年画,纸墨相逢,线条便被勾勒出来。“我们工资都是计件,一个颜色一个钱。看起来这个很简单,干起来可是一住不住,跟印刷机似的。现在也就俺干,年轻人不愿意干,又累又脏。以前是站着印,后来嫌累,就坐着了。”今年62岁的王维芹一面熟练地刷着木版,一面介绍道。

    而今,杨家埠年画还保持“家庭手工作坊式”的经营方式。每年的年画销售总量还不错,仅杨洛书的“同顺德”一年年画销量就高达150万张。“机器印刷产量高,虽然质量不如手工制作,但存在一定市场,给手工制作的年画带来不小冲击。不少年画艺人为了生计,卖掉手里的木版改行了。”杨洛书本着传承和保护的原则坚持了下来,他还从别人手里买了不少老版,如今他已收藏2000多套木版,其中部分木版成为孤版。

    最近几年,杨洛书的烦心事也不少,他开始了“打假”工作。因为随着杨家埠年画的逐渐知名,已经有人开冒“同顺德”老店和杨洛书之名制作假画。杨洛书把这件事看成一个污点,因为这些仿制品出自机器印刷,做工粗糙。那些卖假者声称与杨洛书熟识,他决定让自家人带他去卖售点,看看那些人是否真的认识“杨洛书”。

    看到那些仿品,杨洛书老人痛心地说:“我的手都是颤的。”他觉得“打假”的活不好干,但还要坚持,给自己一个交代,也给消费者一个交代,因为年画造假不仅抹黑了他,也抹黑了整个年画市场,他说:“尽力去擦掉这个污点。”

   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,杨洛书对年画艺术的传承也倍有信心。“现在看来,俺们杨家埠木版年画能传到底,消失不了。我们必须改革创新,把这项艺术传承下去!”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、观点、图片、文字、视频来自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,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、著作权、肖像权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(0536-8337192),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。

上一篇:马氏相声掌门人——马志明(上)

下一篇:年华易老,技•忆永存

购物车

我的收藏

我的足迹

联系客服

二维码

返回顶部

购物车

X

0件商品
共计:¥0.00

去购物车结算

我的收藏

X

我的足迹

X

联系客服

X
24小时随时解答您的各类咨询,打今儿起,你再也不用等!
商城电话客服
13793659276
商城QQ客服
立即咨询